關鍵詞:蘇州刺繡
春秋時期,蘇州是吳國的都城,吳地民間普遍養蠶織綢,那時,蘇繡就已產生,并逐漸形成了一定的規模。據劉向《說苑》記載,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吳地已有“繡衣而豹裘者”。三國時,東吳孫權趙夫人曾繡出《山川地勢圖》,供孫權軍旅之用。這是我國最早記載的刺繡,人稱“針絕”。
蘇州刺繡從起始就有了高超技藝,是一門高起點的技藝。由于栽桑養蠶業的蓬勃發展,宋時起,蘇州就成為有名的“絲綢之鄉”,城鄉手工作坊林立,機房鱗次櫛比,夫絡妻織,刺繡得到空前發展,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張應文著的《清秘藏》這樣評價:“宋人之繡,針線細密,用線僅一二絲,用針如發細者為之,設色精妙,光彩射目。”描繪了宋代蘇繡已具有精工細作、形象真實生動的特點。現代在蘇州虎丘塔、瑞光塔中出土的刺繡品就證明了這一點。
明代蘇州人王鏊在《姑蘇志》中對蘇繡有“精細雅潔,稱蘇州繡”的評語,說明當時蘇繡的風格特點已經突現。“精、細”是蘇繡精湛技藝的反映,“雅、潔”成為蘇繡的藝術追求。當時,朝廷在蘇州設立織造局,專為皇室繡制宮廷服飾和日用品。由于社會對繡晶需求的增多,促進了商品繡的發展。另外,昆劇的興起,刺繡劇裝戲衣應運而生,使得蘇繡更加興盛。
清時,蘇州被稱為“繡市”,有3個刺繡行業公所,繡莊150多家,可謂“家家有繡棚,戶戶有刺繡”,四鄉有繡工lO萬余人,刺繡成為分布很廣的家庭手工業。從事鳳冠、霞帔、補子、官服、被面、枕套、鞋面、手帕、扇袋、掛件、荷包、帔幃、椅披,以及戲劇行頭等各種各樣的繡品制作。在民間作坊里,一大批蘇繡藝人脫穎而出,成為當時的著名繡家。解放以后,在黨對工藝美術“保護、發展、提高”方針的指引下,據統計,僅蘇州吳縣一帶,繡娘就達12萬之多。蘇繡進入了一個全面發展提高的新時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