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會刺繡業的繁榮與發展滿足了封建統治階級的奢侈生活,刺繡生產與發展命運也始終長控在官府手中。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生產關系必然發生改變,市場需求也因需求對象的改變而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滿清時期政府在蘇州設立織造局、染織局等機構為皇族進行官家生產。當時蘇繡業已經逐漸形成了民間和宮廷兩種生產模式。宮廷對刺繡的大量需求促進了蘇繡發展,宮廷繡在當時非常繁榮,據文史記載:宮廷內室的簾、罩、衣之類,無不用繡,清代貴族德齡郡主所寫的《回憶錄》說,慈禧太后用大量刺繡品來裝飾和打扮自己。
皇宮中專門有一處地方專供刺繡宮女居住和繡作的很大的絲繡工場。除此之外,據清末繡頭陶幼亭談:絲織、刺繡并非全由官家生產。絲織有民間的機戶。將刺繡作為農家的副業者就更多。陶幼亭專門承接宮廷訂貨,然后分配給繡戶刺繡,而他本人則下鄉指導,檢查質量。當時絕大部分繡工分布在蘇州吳縣境內西南各鄉,而且各有所長,分工各不相同。因為是為皇家刺繡,上至繡莊經理下至畫工都格外重視,忙得不可開交,農村繡女更是夜以繼日,手不停針地為朝廷趕赴繡品。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后宮貨訂購一度中斷。蘇繡為皇帝皇后、官府大人服務的歷史也改變了。然而延續了幾個朝代在人民心中根深蒂固的封建禮教的需求使蘇繡具有當時市場的另一空間。富人、巨商、滿蒙貴族以穿繡服為榮,追求豪華富麗,奢華的生活情趣。此時蘇繡雖然又逐步興盛,但是已經從根本上改變了以往官府壟斷的局面。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生產力水平逐步提高,社會發展欣欣向榮。蘇繡作為文化藝術走向大眾為人民服務。這一時期黨和政府對工藝美術的關懷使蘇繡重新煥發往日的光彩。
所以,不同時期產生不同的社會形態,社會形態又決定了生產結構與消費市場,同時也決定了不同時期的生產模式與蘇繡的發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