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斯東華大學舉辦了一場“中國歷史刺繡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討會。記者了解到,雖然刺繡市場呈現出紅火景象,但傳統刺繡技藝的保護與傳承、中國刺繡在現代時尚中的應用等方面,仍未形成真正良性的互動。
傳承市場浮躁拉低藝術水準,缺針少線竟成巨大困擾
刺繡業似乎趕上了一個好時代:不少流派進入了地方或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非遺傳承人的手工藝人,有了政府保護和資助,有了安心研究傳統藝術的心境;在禮品市場和收藏品市場上,刺繡獲得熱捧,明代繡娘韓希孟以董其昌的畫作為粉本的繡品,如今拍出的價格甚至高過畫作本身;江蘇、湖南等地,更是形成了初具規模、運作良好的繡品市場,養活了眾多以刺繡為生的繡娘。
但市場紅火,也讓人心浮躁。一件作品拍賣出高價,必然會招致一窩蜂的模仿、跟風,進而又降低了整體的藝術水準。例如,蘇繡首創、多用于繡制中西繪畫作品的“亂針繡”如今隨處可見,但由于許多繡娘對國畫、油畫等缺乏理解,沒有繪畫基礎和審美修養,難以處理光影明暗、色調變化等各種關系,刺繡行業設計人員又嚴重缺乏,繡品大多經不起端詳,繡出的人像經常出現嘴斜、鼻歪等形狀。
除了市場浮躁導致藝術水準下降外,傳統刺繡還面臨著原料、輔件等配套缺乏帶來的巨大困擾。南通紡織職業技術學院刺繡傳習館館長、沈壽刺繡傳人張蕾說,刺繡要使用編織緊密的塔夫綢和色彩穩定、細致的16或24色上好絲線,現在都很難買到;各種刺繡針法所需長短不一、各有“奧妙”的繡花針,如今多半只能在日本、香港等地尋覓;好作品“三分繡七分裱”,刺繡品最好手工裝裱,而如今機器裝裱盛行,優秀的手工裝裱師傅卻越來越難找。
上海顧繡的傳承人富永萍說,幸好在1978年時訂制了一批繡花針,至今她還在小心翼翼地使用著這批寶貴的“古董繡花針”。顧繡所用的繡花針不僅細、針鼻部分也特別小,制作難,用量小,很難找到有能力又樂意生產的企業。“有時恨不得既當鐵匠,又會織布、染線和裝裱!”
張蕾、富永萍有些懷念計劃經濟時代,因為那時有專業的刺繡研究所,有專業設計人員提供畫稿,有國營工廠定點供應精品原料,完全體現刺繡的理想效果。張蕾30年前學刺繡時,研究所里藏品多,還經常請袁運甫、范曾等大畫家來講課,讓她練得了很高的眼界。對于刺繡藝術,“眼高”了才會“手高”,才能培養出新一代大師。
創新最缺傳統文化根底,現代化不等于單純“炫技”
本次研討會策劃人、東華大學包銘新教授認為,刺繡工藝歷史悠久,折射出不同時代的工藝水平、審美取向以及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特點,具有較高的學術研究價值和豐富的文化內涵。但如今,人們對刺繡的價值還缺乏系統、深入的認識,不懂得如何吸收和借鑒其精髓。
在包銘新看來,刺繡藝術在努力與時俱進、現代化的過程中,很容易走入歧途。比如將“栩栩如生”、“以假亂真”當作刺繡藝術的最高境界,可能將針法技巧發展到極致,卻忽略了作為一個藝術門類的獨特藝術追求和更高審美意境,致使刺繡精品陷于工藝匠氣的“炫技”。
包銘新認為,“非遺”傳承,要立足于“原汁原味的技藝保護”,也要研究如何“為當下所用”,更多進入當代人的視野和生活,才能更具活力。談文化傳承,培養人是關鍵。
近代以來,我國蘇州、南通等地的紡織服裝院校都曾設有刺繡科。但現在學藝術設計的年輕人很少有機會接觸、深入了解傳統的技藝和作品,感受其魅力所在。雖然近些年在服裝設計等時尚產業中,時常有設計師采用傳統刺繡紋樣來展示“中國元素”,但有些創新應用因為對中國傳統文化知之甚少,“讓人看了很暈”、“很雷人”;一些國外大品牌采用的中國刺繡,也僅止于清代以來的一二典型紋樣,過于單一和膚淺,遠未展現中國傳統刺繡的豐富積累和神髓。
在東華大學服裝學院藝術設計理論部主任卞向陽看來,中國許多城市正在大力發展的時尚創意產業,如何與傳統文化符號更好結合,值得探討。
蘇繡位于中國傳統刺繡四大名繡之首,占據中國傳統刺繡市場84%以上。但同樣面臨著創新力度不夠、包裝陳舊、設計及營銷管理人才齊缺等現象。筆者認為目前蘇繡不缺好的技藝人才,最缺的是營銷管理人才。如何包裝好蘇繡,推廣好蘇繡,是目前當務之急!
嬌古蘇繡是中國知名的蘇繡品牌,公司從開始創立起就注重人才培養,強調產品圍繞市場去開發、創新。經過多年的發展,現已發展成產品門類齊全、包裝新穎、全國市場占有率遙遙領先,成為促進蘇繡行業發展不可忽視的一支力量,對推進和宣傳蘇繡文化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