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繡在發展過程中,一直受到各地區、各時期繪畫風格的影響,這從出土文物及歷代繪畫、刺繡作品中都可比照看出。宋代的欣賞畫繡,多以名人畫作為稿,將國畫與刺繡直接聯系在一起。明末上海的露香園顧繡,更是加強了刺繡與繪畫的關系。一是顧繡多選擇名畫為底本,如現存的的韓希孟《仿宋元名跡畫冊》,摹臨繡制了八幅宋、元名畫,分別是《洗馬圖》、《柏鹿圖》、《女后圖》、《鶉鳥圖》、《米畫山水圖》、《葡萄松鼠圖》、《扁豆蜻蜓圖》、《花溪漁隱圖》,精工細致,得到董其昌的大力贊賞與推崇,顧繡也成為畫繡的代名詞。從現存顧繡作品來看,山水、人物、花鳥等題材無所不包,畫風也明顯受到明末畫壇的影響。二是顧繡具有以畫補繡、畫繡結合的工藝特點。如《宋元名跡冊》中的《米畫》,效果完全與水墨畫一樣,遠處群峰聳峙,霧靄繚繞,近處水坡雜樹,煙雨迷離。除用套針、斜纏針等針法繡制以外,繡后又用墨筆加以點染,對樹干稍加擦。而云霧與江水完全正確是繪制,沒有再施繡。繡、畫配合得天衣無縫,精妙絕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