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繡針好壞的四個標準:光、直、細、銳。具體來說,繡針要光,就是要磨到非常光滑,才不會磨損綾緞纖細的絲質經緯組織,保證繡地光潔不毛糙。繡針要直,這樣才能靈活自如地上下穿插。繡針要細,如此針腳就會細小,也便如藏針,保證整幅繡的平整光潔。針尖要銳利,方便穿插繡地,不傷織物。 除此之外,針鼻對一根繡針的質量起到特別重要的作用。針孔雖小,卻是穿線引線的關鍵。針孔要求圓、正、細、滑方便穿線,這樣纖細的絲線才不會堵滯在針孔中被摩損,也就是不咬線。如果針孔呈長方形或圓形,或者是沒有磨到光滑,都很容易把線割斷。而且針鼻要比針身稍扁,針孔兩側要平,這樣才能保證繡針穿過繡地以后不會留下太大的針孔。綜合以上標準,最好用的松江出產的繡針。 任何技藝都有其產生的土壤,最早都是就地取材發展而來。刺繡也是一樣。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各地都產生了結合當地風貌、不同風格的繡種。除蘇繡、湘繡、蜀繡、粵繡外,河南汴繡、貴州苗繡、廣西瑤繡等也都各具特色。根據不同的用途,繡針也有尺寸、形狀上的細微差別。如廣東地區的刺繡常常用到孔雀羽毛、馬尾,將其與絲線纏在一起使用,這樣的繡線就會粗一些。而蘇繡要求將一根絲線劈成兩根、四根、八根、十六根,越細越是精致。繡線粗細不同,所用繡針特別是針孔大小肯定也有差異。而有些地區用麻、棉等織物做繡地,與蘇繡傳統的綾緞相比,要粗厚不少,對繡針的要求也不一樣。對繡針的要求源于自己的閨閣繡實踐,但我們也要看到,這一標準幾乎是所有繡針的通用標準。無論繡針是大是小,是粗還是細,符號了圓、正、細、滑以及針孔圓細扁平這些特片的才是好針。 沈壽《雪宦繡譜》也說到針:針,古有羊毛針者,最細,宜繡人物之面,久不可得矣。次則蘇針。鋒尖銳而鼻底鈍,不傷手,今亦漸滅矣。用者惟歐針,細不及羊毛針,鼻底利,易傷手,不及蘇針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