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繡作為國家物質文化遺產,經歷了幾千年歷史的沉淀和積累,在制作工藝和刺繡技法上也在不斷的創新。我國的刺繡創始于原始社會,還沒有創造的權益意識。由國家專利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世界發明》1982年第二期,在封底刊登了蘇繡雙面三異繡《濟公》和《小白貓和哈巴狗》的彩色照片,向全世界公布了這一新發明。雙面三異繡是繼蘇繡雙面異色繡后的又一重大創新,在雙面繡技藝上是超凡絕倫的技巧、巧奪天工的藝術。不僅在蘇繡史上是首創,而且在中國刺繡史上也是空前創舉,當然在世界刺繡史上更是獨創。1982年8月19日,原輕工業部副部長季龍在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第二屆評審會總結報告中說:“蘇繡,近年來首創的雙面異色、異樣、異針的三異繡,將刺繡技藝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蘇繡藝人將雙面繡發揮的淋漓盡致,反映了在技藝上精益求精,在藝術道路上不斷探索前進的執著精神;蘇繡藝人憑著這種精神,將傳統藝術與現代科技相結合而創出的成就,也令世界驚嘆。
蘇繡工藝在明清時期發展顯著,在清朝時期更是出現了一批精美的作品,新中國成立以后,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傳統的刺繡工藝和現代的科技相結合,將蘇繡的文化美展現在世人的面前。隨著科技的進步,納米技術開始不那么陌生,這種科技開始運用到各個方面,為人類所服務,實用性也變的越來越強。近日,納米技術開始運用到蘇繡工藝上來,增添了蘇繡的科技含量,使蘇繡更加的貼近生活,同時也讓更多的人了解蘇繡的文化。現在納米技術在蘇繡里的運用主要體現在蘇繡的表層涂有一層納米層,這樣使得蘇繡作品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就像是在真空狀態下的,這樣就可以起到防塵、防潮的效果,使蘇繡作品保存的時間更長,從而大大提高了蘇繡作品的欣賞價值和實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