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繡在與西方現代藝術接軌的同時,沒有丟棄傳統,而是繼承傳統又有發展,這就誕生了當代刺繡史上的幾幅特殊作品,其中巨幅繡屏《姑蘇繁華圖》就是其中之一。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宮廷畫家徐揚畫《盛世滋生圖》,又名《姑蘇繁華圖》,以長卷形式和散點透視技法,反映當時蘇州“商賈輻輳,百貨駢闐”之市井風情,進獻乾隆皇帝,以贊乾隆盛世。這是繼宋代《清明上河圖》后的又一宏偉長卷,比《清明上河圖》鄭長一倍多。徐揚,字云亭,蘇州人,家住閶門內諸巷,擅長繪畫藝術,人物、花鳥、界面都很巧妙,對蘇州的一山一水十分熟悉,真實地為我們留下了240年前蘇州的繁榮景象,彌足珍貴。1995年初,以這一歷史長卷為藍本的蘇繡長卷《姑蘇繁華圖》在蘇州中國蘇繡藝術博物館問世。
繡成的《姑蘇繁華圖》繡屏,全長1280厘米,寬38厘米,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顧文霞規劃指導,組織14藝人經年余努力才完成這巨幅繡屏。早在1986年慶祝蘇州建城2500周年之際,顧文霞曾組織繡過《姑蘇繁華圖》中的一段作為布館陳列。1993年,一位香港收藏家在蘇繡藝術博物館參觀時見到該幅局部繡品,驚為罕見,欣然定制該圖全卷之蘇繡作品。顧文霞對藝術追求一絲不茍,接受定制任務后,從畫稿、勾繃、上繃、配線、針法,一一反復考慮,精心擘畫,并特請文博專家為藝人上課講畫。先后采用套針、纏針、散套針、虛實針等十多種針法,五百多種色線,精心繡制出“自靈巖山起,由木瀆鎮東行,過橫山,渡石湖,歷上方山,從太湖北岸,介獅、何兩山間,入姑蘇郡城,自葑、盤、胥三門,出閶門外,轉山塘橋,至虎丘止”延綿數十里的繁華景象和人文景觀。蘇繡藝人以線代色,十分細膩地繡出了門南的湖光山色、田園村舍、閶胥城墻、古渡行舟、沿河市鎮、流水人家、民俗風情、官衙商肆。繡面上計有不同橋梁五十余座,舟船排筏近四百只,市招兩百三十多家,各式人物一萬兩千多個。巨幅繡屏規模宏大,氣勢壯闊,不僅完整地表現了原作中氣勢宏偉的古城蘇州市井風貌,而且繡面平整,排針齊密,線光明麗,色澤淡雅,古色古香,具有蘇繡精細雅潔的傳統特色。由于刺繡的藝術再現,千針萬線的色光效果,使巨幅繡屏具有比原繪畫作品更美的藝術效果。
轉載聲明:蘇州嬌古蘇繡藝術品有限公司(http://www.j3660.cn)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蘇繡品牌企業之一,主要制作手工蘇繡工藝品、刺繡雙面繡擺件、刺繡禮品、刺繡畫藝術品、大型刺繡屏風及隔斷設計與制作,轉載請以鏈接方式出現,特此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