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繡如同筆墨書寫,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運用一定的材料,遵循一定的規律。決定刺繡品質的因素很多,如色彩、材料、主題等,但最重要的還是運針形成的絲線結構—針法。 針法是刺繡作為書寫描繪線條的關鍵因素。從刺繡技藝上看,根據針的運行軌跡和形成的結構,其基本針法可以分為環針、直針兩大類。這兩種基本針法是繡的最基本單元。在此基礎上,可以將同類或不同類的針法進行組織,形成若干種具體針法。不同針法是在長期縫紉、織造等的勞作中形成的,如環針中的鎖繡針法是模仿漁網結點的弧圈結構形態;直針中的平繡針法則是以縫衣針跡線條紋飾特征為基礎。從出土的文物來看,從殷商到南北朝的漫長歷史上,鎖繡針法的運用一直占絕對優勢。“鎖繡”鎖扣力強,點線面、直線曲線,都能繡得順滑玩轉。直針容易施針,在鎖繡高度成熟的秦漢之際,鐵針的出現和不斷精致完善,使得運用更細的線制作更精致的刺繡成為可能,直針技藝便在此基礎上逐漸開始發展。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西漢刺繡服飾中曾發現直針鋪絨繡,但是直到魏晉南北朝佛教興盛,在佛像刺繡的需求下,直針才得以廣泛運用。 就針法而言,其發展經歷了一個從有序到無序的過程。最為傳統和基礎的環針、直針是一種“有序”的針法,有著近乎嚴謹的用針規律;而近代始創的亂針,針法無序,線條交錯排列。從套針到亂針,針法從嚴格的有序,走向了相對的無序,但是看似無序的亂針,實際上也是有規律可循的:它是一種按照一定組織、一定針法進行的無定法的運針。沈壽曾在《雪宦繡譜》的“妙用”一節中論及“色有定也,色之用無定。針法有定也,針法之用無定。有定故常,無定故不可有常。微有常弗精,微無常弗妙。以有常求無常在勤,以無常運有常在悟”。從有序到無序,無序中又包含孕育著有序,這即是從技之道。 與針法從有序到無序的過程相應,在刺繡的形勢層面上,亦存有一個從裝飾圖案到繪畫表現的發展趨向。早期刺繡,大多是繡圖案紋樣,佛教興盛后,佛像刺繡興起,以制作服飾裝飾圖案為主的刺繡開始轉向繪畫,隨著刺繡針法品種的增加和技藝的提高,刺繡形成以表現裝飾圖案為主的“文繡”與描摹繪畫作品的“畫繡”兩大類,“畫繡”常常以名家的書畫作品為藍本,主要通過刺繡表現繪畫及書法作品的筆墨效果,使刺繡能達到與原作相似的程度。畫繡在明清時期達到高峰,直到近代出現了蘇繡的分支,由刺繡藝術大師沈壽所創的仿真繡。 |